中小企與創業者瞄準網上商機 本地業界:明年初競爭更激烈

香港抗疫陷入持久戰,商界為持續營商,今年陸續瞄準「宅經濟」。有業界人士分享,本地開拓宅經濟,以網店、網上教學為最主要板塊。疫情第四波將進一步加速本地中小企加強網上業務;加上失業潮淹至,不少創業者亦瞄準網上世界,預計明年會有更多競爭者加入宅經濟戰團。

宅經濟在疫情下成為熱話,其涵蓋的範疇一般意指不必出門,留在家中仍可繼續消費的各類項目,包括電商網購、外賣、休閒運動娛樂等種類。本地中小企自然亦留意到相關商機,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數碼媒體營銷委員會主席李彥霆分享,疫情早期,不少企業仍會幻想疫情很快完結,未痛下決心轉型,疫情第三波就警醒企業研究綫上商務,到現在第四波決心更強。

「例如美容院又再度要停業,據我所知,有些老闆終決定開設網店,又或提供綫上預約的上門美容服務,以免收入歸零。」

攻特色市場 貨種服務突圍

李彥霆分析指,本地最主要的宅經濟板塊為零售網店與綫上教育服務。以他觀察,由今年中至現在,有興趣加入宅經濟的人愈來愈多。零售網店方面,現時市面所見到的新設網購業務,大半是今年中左右籌備開設,它們普遍擁有現存貨源渠道,只是將實體服務搬至綫上。惟他預計,至明年初會有更多網店新手在市場湧現,屆時競爭定會非常激烈。至於綫上教育方面,他認為本地已有不少類似平台,吸客難度就更大。

▲ 李彥霆估算,港網店要日花約500元進行網上營銷,才可帶來足夠的網上人流維持業務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網上業務創業成本看似不高,亦有供應商以簡易開業方案招徠客戶。但李彥霆警告,任何網上業務都不能忽視營運成本,「相比實體店,開業前又要租舖、裝修,網店起始成本是很低,估算2萬元左右已可成事,但如果不投入有效營銷預算,不可能帶來客人。」他估算,港網店要日花約500元進行網上營銷,才可帶來足夠的網上人流維持業務,而且成本勢會隨着競爭者日增而上升。

供更詳細商品資訊 吸回頭客

中小企亦面對本地大企甚至跨國巨企同類網上服務挑戰,李彥霆分析,港企尚未算直接面對跨國巨頭競爭,以網購為例,非本地平台並未「盡全力」,因香港物流成本高,對外資而言,市場不算十分吸引。惟本地大型平台愈做愈大,車隊、配套運作亦漸成熟,他認為,中小企要突圍,尋找特色市場作專攻更為有效,例如專門提供一種肉類、酒類的網店,務求在貨種、顧客服務與網上體驗勝過大型平台,相信較有勝機。

他分析,網上購物或服務,真正成功是指吸引客人持續消費,能否打開顧客錢包是視乎整體體驗,「網購最終所得到的貨品與體驗大致相同,但如能讓顧客信服,你的網店能比其他選擇可提供更獨特的優點,就更有機會吸回頭客。」他以自己曾光顧的酒類網店為例,「專賣清酒的商店,貨種比大平台更多,可提供更詳細的商品資訊,讓登錄網站瀏覽本身亦成為一種樂趣,這種深入程度的客服體驗,大型綜合平台難以匹敵。」

 

Source : https://bit.ly/3oNdRJH